法律知識專欄
指出微笑標誌

特留分是什麼?帶您一次搞懂遺產分配中法定繼承人不得被剝奪的權利與主張方式,保障您不被排除繼承

目錄

當遺產分配出現爭議,尤其是繼承人被遺囑排除時,許多人會問:「特留分是什麼?我還能主張嗎?」其實,即使被遺囑剝奪,部分法定繼承人仍享有特留分的保障權利。本篇深入解析特留分的法律定義、計算方式、請求程序與常見爭議,讓您有效保障繼承權益,避免遺產分配糾紛。

特留分怎麼計算?從法定比例、遺產總額到扣除項目完整解析計算方式

特留分是什麼?特留分是民法保障特定繼承人的最低遺產權益,避免其遭到遺囑完全排除。根據我國《民法》第1223條,直系血親卑親屬之特留分為法定應繼分的二分之一,父母與配偶為三分之一。

計算方式為:

  1. 遺產總額(包含贈與、保險金、遺贈)
  2. 減去債務與必要費用
  3. 得出「可分配淨遺產」,再乘以繼承人應得比例及特留分比例

掌握計算公式與扣除項目,才能清楚判斷是否被侵害繼承權。

被排除遺產怎麼主張特留分?教您提起請求權訴訟的時間與流程

若繼承人發現自己被遺囑排除或所分得金額不足特留分,可以依《民法》第1224條主張「特留分減殺請求權」。其訴訟必須在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,最遲不得逾繼承開始後10年

提起流程包含:

  1. 評估遺產內容與合法應得份額
  2. 搜集證據並與律師討論策略
  3. 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主張

逾期不主張即失權,務必在時效內把握行使請求權。

如果有遺囑還能主張特留分嗎?揭開遺囑效力與特留分保障的關係

即使有遺囑,只要剝奪了法定繼承人的最低法定特留分,該遺囑部分即無效。這表示:遺囑雖然優先,但不能違反特留分的保障機制。

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,會判定遺囑內容是否已侵害特留分,若有則會依法「減殺遺贈或贈與部分」,還給被侵害的繼承人。

特留分優先於遺囑,是法律為繼承人設下的底線保障。

哪些人有特留分權利?認識法定繼承人範圍與繼承順位差異

特留分的請求權人限定於法定繼承人,包括:

  • 直系血親卑親屬(子女、孫子女)
  • 父母
  • 配偶(婚姻合法存在)

若是兄弟姊妹、姪子女,則不具有特留分權利,但仍可能是法定繼承人之一。需注意,拋棄繼承、未婚同居人、非婚生子等身份常有爭議。

不是所有親人都享有特留分,需具備法定繼承資格才能主張。

特留分爭議怎麼處理?三種常見糾紛情境與法院處理實務

在繼承實務中,特留分相關爭議常見於以下三種情境:

  1. 被遺囑排除法定繼承人
  2. 長期照顧者未獲適當繼承
  3. 財產分配不透明或遺產清冊造假

法院會視案件內容,調查財產來源、遺贈比例與繼承人主張權利,並根據「公平原則」裁定。

面對糾紛,建議及早尋求法律協助,避免衝突擴大與訴訟風險升高。

本篇文章帶您完整認識了特留分是什麼、如何計算、誰可主張、遺囑效力影響與常見糾紛實務。即便您被排除在遺囑之外,仍可依法透過特留分制度主張合法權益。但若錯過請求時限、文件準備不足或主張方式錯誤,往往會導致權益喪失。